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亚洲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与植被的整体性(英文)

亚洲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与植被的整体性(英文)

         

摘要

(1)中国植物区系不是来自北方,也不是来自热带,不能把中国植物区系看成是南北植物区系的混合体,它是在中生代起源于华夏古陆.自中生代以来,由于造山运动把华夏古陆与康滇古陆,四川古陆、淮阳古陆,江南古陆、塔里木古陆,华北古陆,北越古陆及印支古陆等联结成一片完整的古陆.北部包括东北南部,内蒙,天山北麓,还有日本本部及朝鲜半岛.南达苏门答腊及加里曼丹.整个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原始的有花植物从三迭纪以后逐渐在华夏古陆发展起来,白垩纪以后并遍布于现在的热带地区.所谓北极起源的假设不能解析中国植物区系的组成和来源.不仅现代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不可能来自北方,连那些被视为温带成分的,如槭树科,杜鹃花科,忍冬科,榛科,桦木科,胡桃科以及报春花科,龙胆科,紫草科,麂蹄草科,岩梅科等,都是亚热带山区起源的,例如马先蒿属Pedicularis 有80%分布于亚热带山区.(2)中国植物区系不是由热带地区扩展过来的.热带地区分布的专性科及优势科,如龙脑香科等在系统发育方面都是后起的,它来自亚热带起源的更原始的科.再从地史上看,亚洲热带的地史既不稳定又是中生代晚期才升起的,那里不可能产生现在占优势的许多热带科属的远祖,至于热带山地雨林占优势的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它们不是热带起源,而是亚热带起源,再扩展到热带,由于白垩纪后期的干旱以及气候分带加剧,才转移到热带中山地带.(3)落叶树不是由低温起源的,当然更不是来自北方或起源于北方,它是由于南方的干旱气候促成的,如木棉,柚木,合欢,厚皮树,苦木,箭毒木等都是证明,那些分布到北温带的栎树,枫香,胡桃,榛,榆,朴树甚至杨树等,都是亚热带山区起源,经过白垩纪后期的干旱而形成的,木材解剖的证据说明了常绿的木兰及朴树等的木材结构比落叶树的木兰及朴树原始得多,针叶树也有类似的现象.落叶松Larix 是亚热带起源的,分布于亚热带的金钱松Pseudolarix 只局限于亚热带,它的落叶肯定不是低温促成,也绝对不是来自北方,而是白垩纪后期的干旱造成的.(4)针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都认为起源于北方,再向南方迁移,现在看来,也是难以置信的,以北温带最常见的松科为例,松科有10属,全都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山区.而在北温带只有冷杉Abies,云杉Picea,落叶松及松4个属,因此,亚热带山区10个属的松科植物,不可能由于冰川的作用,和用第三纪北极区系迁移论的假设来解释.因为南方的特有属油杉Keteleeria,银杉Cathaya,雪松Cedrus 及金钱松,以及分布于东亚及北美亚热带的铁杉Tsuga 和黄杉Pseudotsuga 都是当地起源的,Abies 见于湘南及浙南,亦有花粉见于5万年前的韩江沉积.再从杉科的柳杉Cryptomeria,杉木Cunnighamia,水松Glyptostrobus,Metasequoia,台湾杉Taiwania 以及北美落羽杉Taxodium,红杉Sequoia 及Sequoiaden-dron 都是亚热山区起源,不可能从泛北极或北温带迁来的.再以柏科为例,绝大部份的属都是分布于亚热带,能够到达北极圈附近的,只有一些匍匐状的Junip(?)rus 等个别种类.至于紫杉类的紫杉Taxus,粗榧Cepholotaxur,穗花杉Amentotaxus 当然都是亚热带起源的,而南洋杉Araucaria,罗汉松Podocarpus 及陆均松Dacrydium 等则更不必说了.(5)亚洲热带与亚热带是一个整体,这里的植物区系在起源上是统一的,华夏古陆在三迭纪就已经完整地包括印支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加里曼丹等地.三迭纪以后,有花植物区系兴起,必然遍布于整个华夏古陆.由于白垩纪以后华夏古陆南部气候变干旱促使植物分布出现重新调整,中国从南到北普遍存在的红层,为这种干旱气候的存在提供佐证,再加上第三纪以后,气候分界和季节分化日趋剧烈,形成了现代热带与亚热带植物分布的格局,喜热的种系留在热带地区,喜温或能抗低温的种系则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及热带的中山和亚高山.那些白垩纪以后才出现的热带成分如龙脑香科等就只能留在热带,而白垩纪以前的植物如木兰科、金缕梅科,山毛榉科等退到了热带山地,仍有强烈的生命力.至于更古老的种系如昆栏树、水青树等,已处在衰退状态,而残存于一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