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6h】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成分分析

第四章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第五章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西部植物区系比较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本文首次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旨在了解和认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特征、地理分布规律以及探讨植物区系的起源问题。在收集大量样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方法,以种为基本单位,分析科、属分类群的数量特性和种类构成特征:采用吴任镒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分析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地理成分特征。根据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和地理成分的分析,以及对东西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比较,得出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具体如下: (一)区系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包括182科,816属,302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但不包括栽培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35科,81属,283种;裸子植物7科,17属,37种;单子叶植物15科,133属,330种;双子叶植物125科,585属,2371种。植物区系中科的组成以含50种以下的中型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含20种以下的小型属为主。物种组成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表现了森林植物区系的特征。 (二)区系性质为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属于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区系的过渡阶段。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无论是科还是属的地理成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泛热带分布区类型科为主要成分;而在属的水平上,泛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分布属为两大主要分布区类型,温带分布属成分显著上升;到了种一级水平,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表现了区系中以温带成分为主;科属种地理成分的变迁体现了本植物区系的亚热带区系性质,即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科、属。 结合植物区系的优势科属、表征科属和群落的优势科属指标,本文将这类科属称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科属,以此区别于其他植物区系。通过统计分析,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科是樟科、木兰科、山矾科、金缕梅科、壳斗科、安息香科、冬青科、山茶科、山茱萸科、葡萄科和紫金牛科,代表性属是栲属、石栎属、青冈属、栎属、樟属、木姜子属、润楠属、楠木属、新木姜子属、含笑属、木莲属、八角属、柃木属、山茶属、山矾属、冬青属、槭属、杜英属、鹅掌柴属、沿阶草属、菝葜属和瘤足蕨属。验证补充了《中国植被》关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优势科属的结论 (四)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系特有性程度高,且与中南半岛植物区系亲缘关系紧密。 在种的分布区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以中国特有分布类型为主,且中国特有种成分的比例高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仅仅低于华中地区,表现了较高的特有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内中国特有分布亚型中亚热带特有分布成分则高于与之相比教的所有地区,反映了极高的特有程度。无论是蕨类植物还是种子植物,亚洲特有分布亚型中国—中南半岛、南亚分布类型成分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的分布区中所占比例均较高,体现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植物区系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五)东西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存在差异,为近缘区系。 东西部地区植物区系种、属和科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23.99%、68.59%和77.88%,说明两区系的相似程度较高,区系间联系紧密,为近缘区系。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拥有较多的特有种、属,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一些代表科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植物区系关系更加紧密,而东部地区与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较西部地区近。西部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科属的温带地理成分明显较南岭山地区、闽浙山地区和皖赣江南丘陵区显著,同时又不如长江下游平原、湘黔山地区、川鄂山地的温带性质明显。 (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起源于我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地区,而后向东部地区扩散。 我国西部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特有成分非常高,而且西南至中南半岛地区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许多科属和代表科属的保存中心、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综合前人的研究观点推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可能起源于我国的西南部及中南半岛地区,然后可能向东部地区进一步迁移、扩散、演化。由于东部地区气候环境条件良好,常绿阔叶林分布的范围较广,群落类型多样,物种丰富,因而推测东部地区更适合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