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淡水河口海岸阶地之对比

淡水河口海岸阶地之对比

         

摘要

海阶是海平面变动、地壳变动或两者共同作用之结果.海阶研究不仅可据以推论古气候、往昔海平面变化及地壳变动状况,更可藉以了解各区域间变动的差异,对全盘了解大地构造具有基本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活动频繁,海阶的分布、规模等,除了受到海平面变动影响之外,尚受到区域性地壳隆升以及近期火山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淡水河两岸的海阶阶序,分别为北岸9阶,由低至高为第Ⅰ阶0~10 m、第Ⅱ阶30~50 m、第Ⅲ阶55~95 m、第Ⅳ阶100~130 m、第Ⅴ阶135~173 m、第Ⅵ阶190~275 m、第Ⅶ阶285~310 m、第Ⅷ阶320~365 m、第Ⅸ阶375~405 m.南岸有7阶,第Ⅰ阶0~10 m、第Ⅱ阶25~50 m、第Ⅲ阶65~95 m、第Ⅳ阶115~138 m、第Ⅴ阶150~200 m、第Ⅵ阶230~275 m、第Ⅶ阶285~350 m.利用海阶对比基图,得到各段阶地生成年代分别为北岸6 ka BP(Ⅰ)、40 ka BP(Ⅱ)、57 ka BP(Ⅲ)、775 ka BP(Ⅳ)、885 ka BP(Ⅴ)、1265 ka BP(Ⅵ)、1485 ka BP(Ⅶ)、183 ka BP(Ⅷ)、202 ka BP(Ⅸ).淡水河口南岸分别为6 ka BP(Ⅰ)、40 ka BP(Ⅱ)、57 ka BP(Ⅲ)、79 ka BP(Ⅳ)、100 ka BP(Ⅴ)、1265 ka BP(Ⅵ)、1734 ka BP(Ⅶ).淡水河两岸仅一水之隔,区域性地壳变动及海平面变动大致相同,但大屯火山之活动年代较观音火山之年代早,因而大屯山地势较高,经过比对,隆升速率影响地势高低与海阶发育特征,两岸之平均隆升速率分别是北岸的22 mm/a和南岸的215 mm/a,北岸略较南岸活跃,阶数多,地势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