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营改增”背景下税收征管效率的实证分析

“营改增”背景下税收征管效率的实证分析

         

摘要

税收征管效率是税务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保证公共财政收支平衡的关键因素。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一次重大的税制变革,对税收征管提出新的要求,使税务部门面临更大的征管压力,所以研究"营改增"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显得十分迫切。从理论角度分析,"营改增"凸显出税收征管体系的矛盾,主要包括税收征管成本问题,纳税征管水平问题和税收执法规范问题,"营改增"对税务系统提出完善税务机构设置,完善信息管理手段,完善相关税种的要求,"营改增"有着税制完善、减税减负和经济优化等效用,对税收征管效率有着长期的影响。从实证角度分析,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为基础,并引入Malmquist指数对参与"营改增"试点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浙江和湖北9省市的税收征管效率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营改增"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营改增"对各省市的税收征管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其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来看,"营改增"对征管效率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营改增"既通过完善税制促使税收征管的技术效率提高,又引起税源规模的暂时缩减,产生规模效率下降的效果。不过,长期而言"营改增"会促进经济活力的增加,从而促使税源扩大,提高规模效率,也就是说长期来看"营改增"会同时提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成为税收征管效率提升的重要积极因素。但是,"营改增"的时间节点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时间节点相重合,与税务系统的金税三期上线的时间节点接近,在多重因素重合下,"营改增"对税收征管效率的作用并未详细地区分开来。由此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将产品内纵向分工度视角和税法原理视角相结合,在不同行业的产品进行科学分级并确定税法意义上的分工度的基础上,更加科学严谨地测算出"营改增"后的增值税应征税款规模,并将其与实际征税规模进行对比,从而得到更加接近客观事实的征管效率结果,以期能够更加详实地区分"营改增"带来的对征管效率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