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水稻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的QTL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水稻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的QTL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摘要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水稻穗部籽粒产量的形成.以典型直立穗粳稻品系沈农0530-9和大穗型高产籼稻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和F2:3群体为试材,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与直立穗粳稻沈农0530-9相比,高产籼稻北陆129不同生育时期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且生育中后期叶绿素降解较为缓慢;不同生育时期亲本和遗传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动态变化特征,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关系最密切.共检测到26和25个控制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相关的QTL,分布在1~11号染色体上;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相关QTL位点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和相对独立遗传特性,分布于第1、2、3、6和7号染色体上的QTL簇在控制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方面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效应,5个染色体区域包含22个相关的位点,占QTL总数44.0%,其他QTL位点遗传相对独立,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R3M10~RM6676区域和第6染色体RM587~RM19660区域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效性,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和穗粒性状的遗传重叠效应较为明显;第2染色体RM1347~RM6247区域的qCJ2a、qCH2a、qCM2、qCD2、qTGW2、qGN2、qPW2和qSSR2是一个新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和穗粒性状的多效性主效QTL,暂将其命名为qCHY2,该区域来自沈农0530-9的增效等位基因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具有明显的降低效应,具有明显降低穗粒数和籽粒充实性状的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间存在相互独立与相互依赖两种遗传关系,也为相关主效QTL簇的精细定位和功能解析奠定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41-648|共8页
  •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

    南昌330200;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

    南昌330200;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

    南昌330200;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沈阳11016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稻;
  •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含量; 穗部性状; QTL定位; 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