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摘要

马克思"市民社会"包括了在生产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整个私人活动领域,包括社会自组织的文化交往和制度建构,物质交往或经济关系。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市民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行为构成了有力的制约;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市场化。中国市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民间组织独立性难以保证;监管困难;资金匮乏的问题。着力培育具有真正市民精神的和谐社会主体——市民化的公民;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化解矛盾、调配利益中的作用,起到有益的职能承接作用;进一步调适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扩大社会自主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