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局解手术学杂志》 >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TaTME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6个月内是否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将其分为LARS组和无LARS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后恢复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AJCC/T/N/M分期、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直径、术后尿管拔除时间、骨盆出/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及骶尾骨间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R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R3.3.2)和RMS软件包将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C指数并用于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测试其符合度.结果 随访期间伴有LARS患者61例,无LARS患者65例,LARS发生率为48.4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性别、术后恢复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AJCC分期、坐骨棘间径和骶尾骨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术后恢复时间≤3个月、吻合口距肛缘距离≤4 cm、术前接受放疗、坐骨棘间径长度≤95 mm是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R软件建立预测影响LARS发生相关因素的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LARS的发生率为78.3%.本模型C指数为0.871,内部验证C指数为0.865,下降0.006;外部验证C指数为0.852.结论 女性、术后恢复时间≤3个月、吻合口距肛缘距离≤4 cm、术前接受放疗、坐骨棘间径长度≤95 mm是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