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上颌骨恶性畸胎瘤1例

上颌骨恶性畸胎瘤1例

         

摘要

@@ 1 临床资料rn患儿男,1岁;于1999-06 不慎跌伤右颊部致肿胀,后自愈;9月中旬其父母发现患儿口腔右后方有板栗大小肿物下垂,在外院诊断为血管瘤行硬化剂注射治疗2次后,肿物迅速增大溃烂,全麻下口内肿物摘除,病理报告为先天性龈瘤.1 周后肿物复发且渐增大.12月6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右面部膨隆,上颌骨前外侧可扪及半球形肿块,约2.5 cm×2.5 cm×1.0 cm大小,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活动差;口内右上颌前庭沟后端有拇指肚大小紫红色肿物垂下,表面结节状,质韧;CT片示右上颌磨牙区不规则肿物约3.0 cm×1.0 cm×1.5 cm大小,密度均匀,CT值39 Hu,该部向前上延伸到上颌骨前外侧形成结节状肿物,密度均匀,CT 值40 Hu,边缘光整,右上颌窦挤压成窄缝状.12月9日在全麻下行右上颌肿物摘除,术中见肿物由两部组成,上颌骨前外侧部呈扁圆形,约1.5 cm×1.5 cm×1.0 cm大小,位于骨膜下,有包膜,暗红色,质韧.深部骨质受压凹陷但未穿破上颌窦壁,该部后下方破坏磨牙区牙槽突颊侧骨质并穿破骨膜和粘膜同口内下垂部相连.术后病理报告由呼吸道上皮构成的大小不等囊腔和腺管为主,腔周散在有软组织,符合呼吸道组织异位生长.1月后再次复发,数日内由蚕豆大增至拇指肚大小,于2000-02-14 再次入院手术,术中见肿物仍由口内下垂部和上颌骨后外侧部组成,约4.0 cm×3.0 cm×2.0 cm大小,不规则形,表面紫红色,质软,界限清楚,可同周围组织分离.上颌骨后外侧肿物位于骨膜下,已破坏上颌结节及rnⅡrn后方大部上颌骨,未见与上颌骨窦腔相通,其后界已达翼突及翼内肌,上达颧骨下.切面实性,暗红色,有小囊腔样结构和大片出血坏死灶,内含两颗牙胚及部分碎骨片.病理切片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会诊,镜下观察瘤实质由三个胚层分化而来的成熟和未成熟组织混合而成,外被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向深方浸润形成巨大钉突,内见不成熟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腺体、毛囊和少量黑色细胞等杂乱排列,其中肌纤维细胞大小不等,分化差.病理诊断:恶性畸胎瘤.术后半月肿物复发,放弃治疗,1月后死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