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缺血再灌注保护研究进展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缺血再灌注保护研究进展

         

摘要

失血性休克后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组织器官有效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组织供氧剧减、组织细胞缺氧、代谢障碍。目前学者们认为主要的机制有:供氧不足、糖酵解加强;能量不足、钠泵失灵、钠水内流;局部酸中毒等,引起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损伤及细胞凋亡。失血性休克时肠道因缺血、淤血和DIC形成,发生功能紊乱,肠壁水肿,消化腺分泌抑制。胃肠运动减弱,黏膜糜烂,有时形成应激性溃疡,肠道细菌大量繁殖,肠道功能严重削弱,大量内毒素入血,引起大量致炎介质释放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使休克加重。

著录项

  •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第14期|2390-2391|共2页
  • 作者

    朱玉霖; 耿智隆;

  • 作者单位

    71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麻醉科;

    71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麻醉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临床医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