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医技杂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术后出血相关因素探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术后出血相关因素探究

         

摘要

cqvip:早期胃癌就是癌变组织仅仅局限在胃黏膜层或者黏膜下层,不管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成为治疗包括早期胃癌在内胃黏膜病变的标准方法,能够对病灶整块切除[1]。该项手术是基于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应用特殊内镜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消化道黏膜与黏膜下病变内镜疗法,有着不改变消化道结构、微创伤、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特别适用于不耐受或不愿行剖腹术患者。但从临床看该项手术比既往EMR术后更易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所以早期辨别ESD术后出血高危患者极为重要[2]。本研究旨在对86例早期胃癌患者ESD进行研究,系统剖析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著录项

  • 来源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7期|919-921|共3页
  • 作者单位

    364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

    364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

    364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

    364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