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应用15N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应用15N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有关棉花适宜的施氮时期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推荐最佳施氮时期为出苗后和现蕾期,也有研究认为播前和初花期各施一半较好.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区分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氮及土壤氮,并能深入细致研究施入氮肥的去向及在作物体内的分配.本文采用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氮肥底追比例,施氮时期对棉花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棉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转Bt+ CpTI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79(CCRI 79)、中棉所60(CCRI 60)为材料,设氮肥底施与初花期追施比例1∶1(N1)、1∶2 (N2)、0∶1(N3)、氮肥底施与蕾期追施比例0∶1(N4)4个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初花期、收获期15N吸收、15N回收率、生物量积累和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初花期棉株不同器官的氮素吸收来自氮肥(Ndff)的比例随底肥氮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5.88%~42.45%.收获期不同处理棉花单株Ndff%随追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6.92%~54.14%,N3、N4处理的棉花单株Ndff%显著高于N1和N2.N2处理的棉花单株籽棉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但与N1处理的差异不显著,N2处理单株生物量与N1、N3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N3、N4处理的棉花收获期单株15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棉株收获期15N回收率均显著高于N1.N2处理的棉花收获期15N回收率高于N1处理,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棉花收获后N2处理土壤15N回收率低于N1,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本试验条件下,2个棉花品种氮素底追比为1∶2时的籽棉产量与15N回收率优于底追比为1∶1处理,底追比为0∶1的处理15N回收率在4个处理中最高,但未显示出产量优势,这些结果有待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年第3期|590-599|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62.062.01;
  • 关键词

    15N示踪技术; 氮肥运筹; 棉花; 氮吸收利用;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