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地震前兆的微波遥感观测探讨

地震前兆的微波遥感观测探讨

         

摘要

通过发生在海城、唐山和汶川的强烈地震事件的分析,指出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问题,主要在于前兆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探测和识别的困难。单一的小震前兆并不具有普遍的预报意义。如果根据多种前兆现象进行综合判断,则可能对短期的地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表明,地震前兆观测手段的选择可能更加重要。同获取地震前兆实体信息的地面常规观测手段相比,获取孕震区虚体(光子、电磁波)信息的空间遥感观测手段,特别是其中的微波遥感观测手段,具有视野大、时效快、同步性强以及全天候工作等诸多优点。在采用波束开关方法的条件下,微波遥感观测能以很高的灵敏度发现大气以下孕震区微波辐射的变化,对于做出短期的临震预报可能更有意义。最后,以物信论的观点探讨了微波遥感观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等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