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护士进修杂志》 >DIC的发病原理及临床表现各是什么?

DIC的发病原理及临床表现各是什么?

             

摘要

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病毒感染、高热、酸中毒等引起血管内皮广泛损伤,或由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癌肿广泛转移、创伤、大面积烧伤、广泛性手术等所致的组织损伤,激活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大量凝血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广泛的微血栓,又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消耗性低凝状态。此外,纤维蛋白溶解酶除使纤维蛋白溶解外,还可以水解其他凝血因子。造成严重出血。DIC的发病过程可分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