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方农业学报 》 >轮作对旱地谷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轮作对旱地谷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摘要

【目的】明确旱地谷豆种植中轻简高效的轮作模式。【方法】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黑豆-谷子(B-M/M-B)、黑豆-黑豆-谷子(B-B-M)、黑豆-谷子-谷子(B-M-M)、黑豆-马铃薯-谷子(B-P-M)种植模式下谷子、黑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效益变化。【结果】3个主要生育时期,B-P-M模式黑豆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增加(P<0.05),谷子的Pn、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P<0.05);不同轮作模式黑豆、谷子的Gs差异显著(P<0.05)。B-P-M模式黑豆和谷子的产量表现最好,分别为2401.51、4522.23 kg/hm^(2);B-M-M模式产量分别为2336.66、3479.25 kg/hm^(2);B-M/M-B模式产量分别为2265.32、4250.55 kg/hm^(2)。B-M/M-B模式效益最高,为56348.78元/hm^(2),产投比为2.18;其次为B-P-M模式,效益为8531.21元/hm^(2),产投比为1.80。【结论】黑豆-谷子(B-M/M-B)种植模式产投比最高,适宜在旱地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