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牡丹江大学学报》 >创伤的'密码'r——电影《观音山》中常月琴的创伤解读

创伤的'密码'r——电影《观音山》中常月琴的创伤解读

         

摘要

2011年李玉的电影《观音山》以"文艺情怀的商业片"[1]姿态走入了观众的视野.在电影中,李玉用其作为女性导演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位由于失去丈夫和儿子,而陷入绝望的中年女性常月琴.常月琴的扮演者张艾嘉在一改之前端庄优雅的气质形象同时,也将一位沉浸在创伤中,迷失自我的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里,常月琴从最初的受到创伤的绝望,到最终无法摆脱创伤选择死亡,都展现出了李玉对于生命意义的独特思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