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个清代军功贵族世家——蒙古兀鲁特部明安家族碑文释读

一个清代军功贵族世家——蒙古兀鲁特部明安家族碑文释读

         

摘要

清顺治十五年(1658)至康熙四十六(1707)年间,在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陆续建立《鄂齐尔墓碑》《纳穆生格墓碑》《郎苏诰封碑》《巴图诰封碑》《巴图谕祭碑》(最后两通碑文刻在一个石碑上)等石碑.这些碑刻的主人都属于蒙古兀鲁特部明安家族的几代人.兀鲁特部是东部蒙古五诸侯之一.北元中期,中兴之汗达延汗第九子格勒博罗特领有该部.天命七年(1622)初来归后,兀鲁特部首领明安与四贝勒皇太极缔结姻亲关系.入清之初兀鲁特部单独组编一个独立的蒙古固山,后来编入满洲正黄旗.明安家族是清代北京八旗蒙古的显赫勋贵,共封爵三、世职一,由明安子孙后裔世袭.此次释读有关蒙古兀鲁特部明安家族的四通碑文,满汉文合璧.此类碑文是传记资料的一种,可以分类为谕祭碑、诰封碑、墓碑等几种.本文从文献史料学、丧葬制度入手释读以上碑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讨论在清代权力结构中蒙古军功贵族世家的社会政治地位问题.立碑则是通过宣扬祖辈为国征战的荣耀,加强家族、宗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