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81-2010年闽东地区龙眼寒害变化特征及风险分析

1981-2010年闽东地区龙眼寒害变化特征及风险分析

         

摘要

利用1981-2010年闽东沿海地区气候资料,根据《龙眼寒害等级标准》(QX/T168-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rn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闽东地区龙眼寒害年及月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龙眼寒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闽rn东地区龙眼寒害、发生概率和风险概率。结果表明:闽东沿海地区11月至翌年3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随年代呈略升高rn的趋势,积寒和寒害指数随年代呈减少的趋势,有利于龙眼寒害的减少;而日最低气温和积寒年际波动较大,个别年份仍出现极rn端最低值,引发重度以上寒害,龙眼寒害发生仍具有不确定性。闽东沿海4个县市区龙眼中度寒害发生频率较低,但重度以上rn寒害发生频率较高(平均为0.14)。闽东地区龙眼年寒害指数与12、1月和2月寒害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年寒害指rn数与1月寒害指数相关系数最大。12月至翌年2月寒害指数可以反映闽东地区冬季龙眼寒害的主要特征,指示龙眼寒害的主rn要发生时段和重要影响期。通过闽东地区龙眼寒害历史资料验证分析,年及月龙眼寒害指数的年际分布可以反映历史寒害发rn生的主要特点。风险分析表明,1981-2010年闽东沿海地区龙眼寒害发生概率较大(0.42-0.43),风险概率为0.10-0.1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