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古代服饰颜色等级制的形成及其原因

古代服饰颜色等级制的形成及其原因

         

摘要

以服饰的颜色作为区分社会成员身份贵贱的手段, 如果说上古时期的"品色服"制度可以从物质条件来解释, 那么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变而进一步沿袭并强化的这一制度, 则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产物.其中最具主导地位的是颜色迷信, 与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五行学说密切相关.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学派提出"五德终始"的理论, 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都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结果, 与五行相配的五色也就成为天意或天德的象征. 秦始皇认为周天子得火德, 所以秦代周后, 衣服、旄旌节旗皆沿崇黑色; 汉废秦, 演绎高帝早年杀蛇"杀者赤帝子"而改为服色尚赤.这样, 不同的颜色就成为国祚或国运的象征.贯穿我国数千年的服色等级制度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 又反过来起到了强化社会等级制度的作用.它以礼和法的形式约束着每一个社会成员, 任何人在服色方面的错乱都意味着犯罪, 从而使颜色逐步具有尊卑高下的文化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