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上游区和回水区营养状态分析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上游区和回水区营养状态分析

         

摘要

2006年3、5、8月,对三蛱水库成库后5条支流的上游区和回水区水质参数及营养因子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支流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在1.00-2.50mg/L、COD范围为6.00-26.5mg/L,上游区与回水区有机物含量差异不大,支流目前未受到有机物污染影响.NH_4~+-N范围为0.039-0.367mg/L,各支流含量均为丰水期最大.TN范围在0.58-1.67mg/L,TP范围在0.005-0.133mg/L,支流回水区TN和TP含量均远高于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最低限制值,水体存在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大多支流N/P比值处于适宜藻类生长范围.Chl.a浓度范围为0.94-28.9mg/m~3,各支流回水区Chl.a浓度均为5月最大.河流回水区Chl.a浓度高于上游区,上游区、回水区Chl.a含量有显著差异.选用修正的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Trophic State Index)TSI_M法,评价了支流水体营养状态,TSI_M指数范围在36.0-64.2,上游区除龙河、澎溪河5月达到富营养水平外,其余支流均为贫-中营养水平.回水区各支流均达到中-富营养水平.支流回水区营养状态指数均高于上游区,但各支流增加幅度不同.支流回水区水体营养状态明显受三峡水库蓄水水体流速减缓的影响.Chl.a与COD(n=15,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营养因子无明显相关关系.三峡水库完工后,支流回水区水体流速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可能加重.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10年第2期|201-207|共7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

    重庆市涪陵区环境监测站,重庆,408000;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支流; 回水区; 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