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鄱阳湖流域水文气象干旱研究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鄱阳湖流域水文气象干旱研究

         

摘要

基于气象和水文干旱的二维变量干旱状态基础上,通过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二维变量干旱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时分析,建立水文气象干旱指数,从干旱灾害形成、演变和持续3方面对干旱灾害进行研究,同时预测未来6个月非水文干旱到水文干旱的概率.结果表明:(1)修河流域在干旱形成中危害大,抚河流域和惨河流域在干旱演变中危害大,赣江流域和饶河流域在干旱持续中危害大;(2)鄱阳湖流域状态4(气象、水文干旱)发生的频率最高,为0.30,连续湿润或者干旱的概率最大,湿润状态(状态2)与水文干旱(状态4、状态5(气象湿润、水文干旱))的相互转移概率最低;(3)在长期干旱预测中,鄱阳湖流域从状态2转到状态4和状态5的平均概率为0.11,属最低,而状态1(气象、水文无旱)和状态3(气象干旱、水文湿润)到达状态4的概率为0.23,发生概率最大修河流域在非水文干旱状态下未来发生气象、水文干旱状态的平均概率为0.28,是“五河”中最高的,而赣江流域在正常或者湿润状态下未来发生气象、水文干旱的概率最低,为0.18,该研究对于鄱阳湖流域水文气象干旱的抗旱减灾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15年第6期|1177-1186|共10页
  • 作者

    孙鹏; 张强; 涂新军; 江涛;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3;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水文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状态转移; 干旱预测; 马尔科夫链模型; 鄱阳湖流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