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婆心救世 曲笔为文——《聊斋志异》因果报应问题辨正

婆心救世 曲笔为文——《聊斋志异》因果报应问题辨正

             

摘要

《聊斋志异》一书包含大量因果报应内容。多年来,研究者大都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些内容有严重的消极作用,削弱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是“麻醉剂”。不仅如此,还认为蒲松龄有宿命论思想,相信因果报应确实存在。因此,理所当然地视之为封建糟粕。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蒲松龄的创作意图,也不符合作品的客观实际。蒲松龄描写因果报应,如同描写花妖狐魅一样,只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目的在于借此来教诫世人,匡扶民俗。因而它对人们的影响(或称之为“社会效果”),决不只是一味地起消极作用,而是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