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容积CT首过灌注与延迟扫描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可行性

容积CT首过灌注与延迟扫描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可行性

         

摘要

目的:建立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与延迟扫描一站式CT检查技术并研究其用于不典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75例CT平扫疑似肺结核而最终临床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或肺癌的患者,年龄25~82岁(男48例,女27岁),行320排CT首过容积灌注(0~30s)及延迟(55s)扫描.利用肺部双入口(双重供血)CT灌注软件获取病灶的灌注参数:肺动脉血流量(A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PF)及灌注指数(PI).测量动脉及延迟期病灶的CT净增值(NE),病灶NE<20,20==40分别记录为轻度,中度,显著强化.对肺结核和肺癌的灌注参数(AF,PF和PI)及动脉、延迟期强化净增值(NE)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肺结核病灶动脉、延迟期均为轻度或中度强化,病灶AF(55.5±38.5)ml/min/(100ml),PF(9.9±9.8)ml/min/(100ml),PI(75±24)%.病灶的AF值均大于PF值(P<0.05)且病灶的PI>0.51;肺癌病灶动脉、延迟期轻度、中度及显著强化均可见,但以中度或显著强化为主,病灶AF(37.2±25.7)ml/min/(100ml),PF(76.5±50.8)ml/min/(100ml),PI(34±9)%.病灶的AF值均小于或接近于PF值(P<0.05)且病灶的PI<0.44.结论:本研究基于320排CT建立了一种可行的肺部双重供血CT灌注与延迟期扫描的技术方案,在获得常规CT形态学资料的同时可以一站式定量肺部病灶的双重供血和动脉、延迟期CT强化值,对不典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