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于PPARγ信号通路探讨安脑平冲方极化M2型小胶质细胞减轻脑出血后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

基于PPARγ信号通路探讨安脑平冲方极化M2型小胶质细胞减轻脑出血后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 探讨安脑平冲方极化M2型小胶质细胞减轻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后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氯化血红素干预BV2细胞模拟体外ICH模型。第一部分实验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安脑平冲方含药血清组(A-HYXQ组)],对照组为正常生长的BV2细胞,模型组及A-HYXQ组采用氯化血红素干预BV2细胞,24 h后模型组给予10%空白血清干预,A-HYXQ组给予10%A-HYXQ干预。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Ym-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 NO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表达量。第二部分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HYXQ组、A-HYXQ+GW9662组,对照组、模型组、A-HYXQ组处理同第一部分实验,A-HYXQ+GW9662组在给予10%A-HYXQ前1 h给予10μmol/L的GW9662,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γ, PPARγ)、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结果 第一部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Ym-1和IL-10平均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而i NOS和IL-6平均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A-HYXQ组Ym-1和IL-10平均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而i NOS和IL-6平均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第二部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PARγ、Arg-1和IL-4平均荧光强度、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而TNF-α和IL-1β蛋白和上清液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A-HYXQ组PPARγ、Arg-1和IL-4平均荧光强度、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而TNF-α和IL-1β蛋白和上清液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与A-HYXQ组相比,A-HYXQ+GW9662组PPARγ、Arg-1和IL-4平均荧光强度、蛋白及mRNA表达量下降(P<0.05),而TNF-α、IL-1β蛋白和上清液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 安脑平冲方可能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极化M2型小胶质细胞,减轻氯化血红素干预BV2细胞的炎症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