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种赤潮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的演替

2种赤潮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的演替

         

摘要

实验室内分别研究了海洋卡盾藻培养液(细胞初始密度为0.11×105 cells/mL)接种不同初始密度海洋尖尾藻(分别为0.17×104,0.50×104,0.64×104 cells/mL)、东海原甲藻培养液(细胞初始密度为2.80×105cells/mL)接种不同初始密度海洋尖尾藻(分别为0.13×10 4,0.38×10 4,0.63×104 cells/mL)后,分别培养15d过程中海洋卡盾藻种群和东海原甲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演替的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海洋尖尾藻细胞初始密度增大,海洋尖尾藻种群达到稳定期所需时间缩短,分别为接种后第6,5天和第3天,海洋卡盾藻全部死亡时间缩短分别为接种后第7天、第6天和第4天;同样,随着海洋尖尾藻细胞初始密度增大,海洋尖尾藻种群达到稳定期以及东海原甲藻被摄食完毕所需时间均缩短.在试验设计密度范围内,海洋卡盾藻种群和东海原甲藻种群均向海洋尖尾藻种群发生了演替,海洋尖尾藻扰动摄食海洋卡盾藻和海洋尖尾藻过滤摄食东海原甲藻分别是海洋卡盾藻种群和东海原甲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演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著录项

  •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6-80|共5页
  •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有害藻华与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调控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3;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有害藻华与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调控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3;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200;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有害藻华与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调控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735;
  • 关键词

    海洋尖尾藻; 海洋卡盾藻; 东海原甲藻; 摄食; 种群演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