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背景及其诗歌理论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背景及其诗歌理论

         

摘要

宋诗与唐诗不同的风貌,非骤然形成,经历了从五代至北宋中期的发展过程.五代的诗歌一是内容贫弱;二是气格脆弱柔靡;三是蹇涩.入宋以后诗人们期望摆脱五代诗风,开始学习、模仿唐代诗歌,按创作风格分为三类:一是学习白居易:二是学习贾岛、姚合:三是学习李商隐.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为.至北宋中期,西昆体的弊病已经是非常突出,石介在太学推行诗歌的变革,反对西昆,产生了险怪癖生涩的"太学体";这之后,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等人开始活跃于文坛,力矫西昆体、太学体的弊端.与此同时,欧阳修的诗歌理论主张:一是重视诗歌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强调诗人应有较高的审美修养,三是诗歌语言平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