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治疗消渴病概述

中医治疗消渴病概述

         

摘要

消渴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西医的糖尿病属于本病的范畴[1]。中医认为消渴病以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为主,其根本是以阴虚为本,燥热、瘀血为标;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即所谓“三消”,以肾脏病变最为关键。治法上医者多遵循张景岳的“八法”,即补、和、攻、散、热、寒、固、因,其中根据病变在不同脏腑辨证施治,以清热养阴、健脾益胃、补肝肾、调和气血为基本治疗大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