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茶业盛衰的反思

             

摘要

茶叶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在近代,它经历了一次盛衰的巨变。探讨其中原因,引以为鉴,对于我们发展茶叶外贸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茶叶出口大幅度上升。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辟,出口量增长加快,据上海商埠统计,1845年,该口岸出口的茶叶数量为380万磅,50年代后,出口量大都保持在5000万镑以上。①“1867年,中国供给了西方消费的一亿九千万磅茶叶的约百分之九十。”②在出口量激增的刺激下,各地新辟茶园增多,植茶面积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扩大。据当时的文献资料记载:广东鹤山县,福建武夷山麓,江西玉山、河口及九江地区,安徽芜湖,湘鄂两省等地茶园遍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