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学刊》 >贵州泥堡金矿床构造蚀变体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泥堡金矿床构造蚀变体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

贵州泥堡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组(P2m)和龙潭组(P3l)或峨眉山玄武岩(P3β)之间沉积间断面-不整合界面附近的一套硅质蚀变岩石组合.采用光学显微镜及ICP-MS研究SBT样品岩相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SBT矿石样品中主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褐铁矿、萤石、白云石和辉锑矿等,蚀变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白云石化和硅化,微观结构主要为砂状、岩屑-凝灰碎屑结构、交代结构等,构造主要有浸染状、块状、角砾状、条带状和脉状构造.SBT微量元素标准化曲线以Au、As、Sb、Hg、Te的强烈富集,Li、Sc、Cr的亏损和Cd、Ta的富集为特征.稀土元素CI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为6.98~ 19.91,“四分组”效应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解释为受热液作用强烈;SBT微量元素标准化图及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表现出与围岩相似,表明继承了原岩的元素组成;δEu为0.80~ 1.84,显示Eu从明显负异常到明显的正异常;δCe为0.72~1.25,显示Ce从明显负异常到弱正异常,认为流体来源于深部或至少经历过对富含斜长石源区的水-岩反应,而不是含矿地层的改造热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