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国问题研究》 >山丹贸易与清日两国的东北亚政策

山丹贸易与清日两国的东北亚政策

         

摘要

cqvip:黑龙江下游流域的少数民族携带大量丝织品越过鞑靼海峡,前往库页岛与阿伊努民族进行皮毛、铁器等物品交换,这一贸易活动被称作山丹贸易,其路径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或“东北亚丝绸之路”。清朝在东北边境实行的贡貂赏乌林政策不仅体现了怀柔远人、羁縻边陲的政治思想,也为山丹人预留了极大的盈利空间,是山丹贸易持续进行的经济轴心。日本幕府以经济介入的方式,通过替阿伊努人偿还债务、制定以库页岛产貂皮为基准的价格体系等经济政策,逐渐掌控山丹贸易主导权,达到了向东北亚扩张势力的政治目的。清朝与日本的东北亚政策,都体现了前近代传统东亚国家以“治人”为核心的治世理念,进而形成相对开放式的国家边境,为代表跨国家、跨民族交流的山丹贸易提供了发展空间。但随着近代民族国家概念下“国境”的明晰,山丹贸易被迫走向终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