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

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

         

摘要

以1981~2004年间捕获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亲鲟样本为研究材料,研究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繁殖季节中坝下30 km范围内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测定与统计结果显示,中华鲟雌雄性比由1981~1983年的1.10∶1降低到1987~1989年的0.63∶1,而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5.86∶1.雌鲟平均体长由1990~1992年的263.1 cm增加到1999~2001年的276.7 cm,升幅为5.2%(差异极显著);平均体重由1990~1992年的202.4 kg增加到2003~2004年的237.4 kg,升幅为17.3%(差异显著).雌鲟年龄的平均值在24年中的前9年里(1981~1989年)波动于19.0~20.7龄,在后15年(1990~2004年)里,雌鲟年龄平均值在21.1~22.7龄之间波动,普遍高于前9年中的年龄平均值.雄鲟群体变化比雌鲟群体变化大.雄鲟平均体长、体重分别由1981~1983年的205.1 cm、89.8 kg下降到1987~1989年的197.5 cm、72.7 kg(降幅分别为3.7%、19.0%),然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229.4 cm、121.1 kg(升幅分别为16.4%、65.2%);平均年龄由1981~1983年的15.4龄下降到1987~1989年的13.3龄(降幅为13.6%),然后上升到1996~1998年的17.6龄(升幅32.3%).在1993~2004年中华鲟产卵场采集并鉴定了年龄的中华鲟亲鲟中,共发现28尾1981~1989年出生的个体即葛洲坝截流后出生的个体,这证明了在洄游路径缩短622~1 166 km后,中华鲟的回归本能尚未丧失,同时,由于在葛洲坝截流后的初期并没有实施人工繁殖放流,这佐证了葛洲坝截流后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场的有效性.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2005年第4期|452-457|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Q959.463;
  • 关键词

    中华鲟; 产卵群体结构; 长江; 葛洲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