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实时定量PCR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IgH水平及意义

实时定量PCR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IgH水平及意义

         

摘要

本研究评价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IgH水平对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残留肿瘤细胞监测的意义。采用家族一致性TaqMan探针联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上游引物技术检测2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HSCT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水平动态变化。IgH水平以内参基因GAPDH进行归一化。结果表明,RQ-PCR实验可重复灵敏度为1个拷贝。9例IgH单克隆重排患者,在HSCT后1个月骨髓中IgH的拷贝数较初治时明显降低(6.67×103/106GAPDHvs29/106GAPDH,p<0.01)。3例移植后15个月IgH的拷贝数持续小于102/106GAPDH,18个月后IgH水平为0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缓解(CCyR);5例移植后3个月以内IgH拷贝数持续小于102/106GAPDH,随后IgH拷贝数持续小于103/106GAPDH的患者临床获得完全缓解(CR)。1例患者移植后近3个月时IgH拷贝数为4.5×103/106GAPDH,4个月时临床复发。RQ-PCR检测8例干细胞采集物的肿瘤污染水平为3.68×102(0-1720)/106GAPDH,外周血采集物中的肿瘤污染小于骨髓[75(0-890)/106GAPDHvs1.1×103(527-1720)/106GAPDH,p<0.05]。采集物可用于RQ-PCR检测的8例患者无论肿瘤污染程度如何,临床均无复发。采集物中肿瘤污染的水平与初治及移植后1个月的IgH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0、0.708,p<0.05)。结论:RQPCR能够有效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移植后IgH水平动态变化。移植后3个月内IgH拷贝数大于103/106GAPDH可能是预测患者复发的标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