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马克思的“后正义观”与“中国道路”

马克思的“后正义观”与“中国道路”

             

摘要

"马克思与正义"讨论需要被置放到思想史语境中方能得以推进。从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到17世纪特别是苏格兰思想家的阐释,分配正义已经窄化为按照贡献原则(劳动)分配的正义,这是资产阶级证成私有财产权的需要(劳动—所有权)。考察这一转变,可见马克思并未否定分配正义,这要求人们需要推进对"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之真实内涵的把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智慧地处理两种分配正义形态之间张力,已经逐渐开启一条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寻求正义"、"市场正义"以及"第三条道路"的正义观念不同的"中国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