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5月21日—2021年6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广东地区(广州市和佛山市)同一传播链的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者,肝功能指标判定标准:ALT(男/女)>50/40 U/L,AST>40 U/L,TBil>26μmol/L,GGT>60 U/L,ALP>125 U/L。上述指标其中1项异常,即定义为肝功能异常并纳入分析(<18岁的患者ALP单项轻中度升高不纳入分析)。比较肝功能正常者与肝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及转归。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66例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者中,32例(19.3%)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均为轻度至中度升高,肝功能异常组危重型患者占比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χ^(2)=38.689,P<0.001),前者年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IL-6)水平亦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值均<0.05)。在3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13例患者入院时即出现肝功能异常(原发组),19例患者在入院时肝功能指标正常,但经治后复查发现肝功能异常(继发组)。原发组3例(3/13,23.1%)患者未发现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证据,考虑SARS-CoV-2感染直接相关的中毒性肝损伤可能性大;继发组中,轻/普通型9例(47.4%),危重型10例(52.6%),危重型患者均存在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和低氧血症等间接引起肝损伤的证据,继发组仅1例(1/19,5.3%)患者未发现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证据,考虑SARS-CoV-2感染直接相关的中毒性肝损伤可能性大。32例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经护肝等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较峰值明显下降。结论在本次广东地区同一传播链的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者中,危重型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分型,其肝损伤病因以SARS-CoV-2感染以外的其他因素及间接损伤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