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分”与古代等级观念和封建等级制

论“分”与古代等级观念和封建等级制

             

摘要

伴随"分"的含义的延伸,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逐步建立并被强化。早期儒家思想中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之分,属于"仁"的等级观,本意是希望君臣父子各尽其道,尚无高低主从尊卑之别。至秦汉,"仁"的等级观被增改而具权力之色彩与绝对服从之意味。董仲舒正名定分后,仁的等级之义衍生成森严的封建宗法等级。魏晋时期的玄学与佛教业因轮回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程朱理学的"三纲五常"之分,强调实现君主之绝对权威,而将等级差别推向极至。等级之分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无分则乱"之性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