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后并总量超越<秋柳>的又一次遍及全国的题和高峰.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获得了一千七百馀首的赠和之后,孙无言并未履行诺言,最终未归.这对当时的诗坛构成一场巨大嘲讽.孙无言不归的原因是他以此作为谋资策略的失败,几乎所有的旧交新贵赠以诗文而无人慷慨解囊,这成为无言不归的直接原因.'/> 会向黄山去,栖迟意泊如——《送孙无言归黄山》的经济学诠释-朱丽霞-中文期刊【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韵文学刊 >会向黄山去,栖迟意泊如——《送孙无言归黄山》的经济学诠释

会向黄山去,栖迟意泊如——《送孙无言归黄山》的经济学诠释

     

摘要

"孙无言归黄山"作为一热门话题在清初引发了大江南北文人的大量赠和,成为继王渔洋<秋柳>诗之后并总量超越<秋柳>的又一次遍及全国的题和高峰.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获得了一千七百馀首的赠和之后,孙无言并未履行诺言,最终未归.这对当时的诗坛构成一场巨大嘲讽.孙无言不归的原因是他以此作为谋资策略的失败,几乎所有的旧交新贵赠以诗文而无人慷慨解囊,这成为无言不归的直接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