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灾害学》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清代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清代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

基于《清史· 灾赈志》中的历史灾害信息,提取清代(1644-1911年)自然灾害共24537县次,重建逐年灾害频次序列,以核密度估计法对5类主要灾害(水灾、 旱灾、 蝗灾、 疫灾、 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代自然灾害频次序列没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体现为阶段性波动,基于灾害频次30年滑动平均值可提取出4个峰值时段(1644-1673、1721-1750、1812-1841和1872-1901年);相比于现代,清代灾害类型更加集中在农业灾害,最为多发的是水灾和旱灾,合计占总数的近80%,其次是蝗灾、 疫灾和冷害;灾害最为多发的高风险区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前者集中了水灾、 旱灾、 蝗灾的极端多发区,后者除了水旱多发,还是疫灾和冷害的极端多发区;4个峰值时段的灾种类型组合和灾害多发区均有明显差异,时空变化受到致灾因子、 暴露度和脆弱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上述工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历史灾害发生规律,对于当前及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