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

         

摘要

@@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高龄人群的增多,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脑白质病变是一个临床神经影像学的概念,病因很多,如中毒、遗传变性、感染、脱髓鞘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创伤和脑积水,均可导致脑白质病变,其中,缺血性白质脑病即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是最常见的类型.加拿大神经病学学者Hachinski等[1]于1987年提出了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这一影像学诊断术语,指脑室周围或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斑点样或斑片样改变,CT上显示低密度影,MRI T1WI显示等或低信号,T2WI和FlAIR像为高信号,其中因脑灌注不足引起者又称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WMI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