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蚌埠医学院学报》 >小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小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分析,以及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92例KD患儿,其中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观察组,无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进行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降钙素原(PCT)、血红蛋白(Hb)、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等的检测和分析。按照KD患儿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分成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筛选出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2例KD患儿中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8例(52.2%)。观察组CRP、ESR、PCT、IgG以及C3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性别、发热时间、Hb、ESR、肺炎支原体感染、丙种球蛋白无反应与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P<0.0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发热时间≥7 d(OR=3.229,P<0.01)、Hb<100g/L(OR=2.114,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OR=3.356,P<0.01)、丙种球蛋白无反应(OR=3.655,P<0.01)。结论:KD的诱因之一可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KD患儿的CRP、ESR、PCT、IgG以及C3呈正相关。发热时间≥7 d、血红蛋白<100g/L、支原体感染及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是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