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宇航计测技术》 >主动光频标的研究进展

主动光频标的研究进展

             

摘要

传统被动光钟激光锁频系统的频率稳定度最终受限于由布朗运动导致的腔长热噪声,是目前光频标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主动式新型光频标利用光学谐振腔的弱反馈在原子跃迁能级间形成多原子相干受激辐射,该受激辐射输出信号可直接作为钟跃迁信号使用,相比于被动光钟,主动光中原理上可实现更窄的量子极限线宽,并具有腔牵引抑制优势.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在主动光频标研究现状,主要介绍北京大学在该研究方向取得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进展.为了实现窄线宽连续型主动光频标,提出双波长好坏腔方案减小剩余腔牵引效应对四能级主动光钟的影响,其中Nd:YAG 1064nm好腔激光和铯原子1470nm坏腔激光共腔输出,分别工作在好、坏腔区域,好腔激光通过Pound-Drever-Hall(PDH)稳频技术锁定主动光钟谐振腔的腔长,由于坏腔激光相比于好腔激光具有腔牵引抑制优势,因此坏腔激光线宽有望在腔长锁定之后的好腔激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窄.目前两套双波长系统的1470nm钟激光拍频线宽受限于两个谐振腔腔长的相对抖动,为了抑制共模噪声对钟激光拍频信号的影响,并验证采用PDH稳频技术实现腔长锁定的可行性,本文利用相位锁定技术同步两套双波长好坏腔系统的谐振腔腔长,从而消除腔长共模噪声对钟激光拍频线宽的影响,进而分析除剩余腔牵引效应以外的其他因素对1470nm主动光频标的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宇航计测技术》 |2020年第3期|17-21|共5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M935.11+5;
  • 关键词

    主动光频标; 双波长好坏腔; 相位锁定技术; 剩余腔牵引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