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06年夏季福建近海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2006年夏季福建近海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摘要

根据2006年夏季福建沿岸4个海洋观测站和福建近海5个潜标水位观测站的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在4个热带气旋影响下的福建近海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的台风风暴潮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台风强弱,与大风半径关系密切.若台风大风区覆盖整个台湾海峡,福建沿岸海域增水都较大,比如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大风区较大,由其引起厦门海洋观测站的最大增水高度达114 cm.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和0609号强热带风暴"宝霞"双台风的大风区都比较小,由其引起的各测站增水相对也较小,增水高度最大的厦门海洋观测站只有52 cm.比较福建近海潜标水位观测站及其附近的海洋观测站采用11点(11 h)滑动平均后的最大增水可知,福建近海潜标观测站台风增水高度(22~46 cm)比沿岸海洋观测站的台风增水高度(62~73 cm)小40%左右.这表明台风增水有个向岸堆积的过程,即测站离岸越远,台风增水高度就越小.位于热带气旋(0605号台风"格美")行进路径右侧的测站增水较大(平潭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49 cm,崇武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55 cm),位于热带风暴行进路径左侧的测站增水较小(东山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45 cm).通过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引起的各测站增水滤除高频振荡后,福建沿岸海洋观测站最大增水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崇武站(74 cm)、平潭站(73 cm)、厦门站(68 cm)、东山站(62 cm),可见距离热带风暴中心越近(距离热带风暴中心从近到远依次为平潭、崇武、厦门、东山海洋观测站),增水高度越大,反之,增水高度越小.台湾海峡地形和福建沿岸海域地形容易出现双(多)增水峰现象.通过对各测站台风增水时间序列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可知,热带气旋容易引起福建沿岸和近海各测站台风增水出现周期为12.0 h的振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