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外战争题材儿童片中对“父亲之名”的不同处理

中外战争题材儿童片中对“父亲之名”的不同处理

         

摘要

在儿童主体形成的过程中,"父亲之名"具有象征界的功能,影响着主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对社会力量的认同。中外战争题材儿童片中对"父亲之名"的处理不同,在表现思想内涵上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这对于思考今后我国同题材影片的制作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