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学学报 》 >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摘要

针对山西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大批育成品种品系难以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现状,研究影响机械化收获的瓶颈问题——底荚高度,为其适应机械化收获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通过种植密度调控,总结大豆底荚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密度与底荚高度、相关产量性状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8.23处将18份种质分为3类:第一类为中等分枝类型;第二类为多分枝类型;第三类为寡分枝类型。不同分枝类型品种的底荚高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变化趋势不同。底荚高度适合机械化收获前提下,密度与产量的最佳结合点:中等分枝类型的密度为140000/hm~2和270000/hm~2;寡分枝类型密度为120000株/hm~2和270000/hm~2;多分枝类型的密度为240000/hm~2。密度调控底荚高度,增加收获产量,使其适应机械化收获可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