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摘要

针对云南彝良地震灾区灾后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通过对试验小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径流小区的监测,以探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及对收获期作物粒重的影响,寻求控制和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及增产的有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3次地表总径流量顺序为黄豆单作(17.0m3·hm-2)〉马铃薯单作(15.9m3·hm-2)〉玉米单作(13.7m3·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12.6m3·hm-2)〉玉米∥黄豆(12.3m3·hm-2)〉玉米∥马铃薯(11.7m3·hm-2);土壤总侵蚀量顺序为马铃薯单作(930.15kg·hm-2)〉黄豆单作(821.70kg·hm-2)〉玉米单作(739.05kg·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716.70kg·hm-2)〉玉米∥马铃薯(651.90kg·hm-2)〉玉米∥黄豆(620.10kg·hm-2);在地表径流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马铃薯间作,比最差模式黄豆单作削减地表径流量31.2%,比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地表径流量26.4%、14.3%;在土壤侵蚀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黄豆间作,比最差模式马铃薯单作削减土壤侵蚀量33.3%,比黄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土壤侵蚀量24.5%、16.1%。在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总氮流失30.6%;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氨氮流失22.2%,并有显著差异。可见,在彝良地震灾区玉米∥马铃薯和玉米∥黄豆间作种植模式在减少水土养分流失方面有一定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