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获麟:孔子“道穷”的政治出路与理想设计——以《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为中心

获麟:孔子“道穷”的政治出路与理想设计——以《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为中心

         

摘要

《春秋》经“春,西狩获麟”一句,字字蕴藏着极其深刻的微言大义。麟为王者之嘉应,非时突降于鲁,尔时周室衰微不堪,《公羊传》视其为天下之异象。得知鲁国“获麟”之事,孔子悲痛欲绝,感叹“吾道穷矣”,而他一生以道为命,麟至被获,预示着周朝将绝、王道即灭,其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已经不可能在当下社会中被实现。公羊家在颜渊死后十年、子路去世前一年记其卒,与“西狩获麟”并而书之,似乎是在有意刻画孔子屡遭挫折的生命处境与坚定执着的王道信念。巧在获麟者是一个普通樵夫,预示着“丘以匹夫徒步,以制正法”之天意,呼应孔子以布衣身份而行“素王”赏罚褒贬之权力。“西狩获麟”,常人视之为大异,圣人通天命而作《春秋》,经文省略主语,旨在虚设“素王”以治天下。尧舜时期,天下大治,故“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春秋》至所见世,天下太平,“人道浃,王道备”,故有祥麟来游。《春秋》陡然绝笔于“获麟”,恰恰是将“素王”之功德与尧舜之善治对应起来,可谓孔子对其一生求道、治世理想最圆满的政治交代。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