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医药》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rn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rn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摘要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于1968年由Rene Favaloro首先应用大隐静脉做“桥”的材料完成了旁路手术。以后,由于手术技术及心肌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CABG手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大大下降。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在术中普遍应用了内乳动脉,取得了很好的远期临床效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在1978年由Andreas Gruentzig应用于临床,随着导管技术、导管材料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PTCA已成为和CABG并驾齐驱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rn CABG手术创伤性较大,需经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微创手术除外),采用大隐静脉及内乳动脉或其他动脉做为“桥”的材料来完成旁路手术,择期手术病死率在2%~5%之间。CABG完全再血管化率(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很高,术后效果肯定。术后一年内心绞痛缓解率为90%左右,再狭窄率仅为3%~5%[1,2]。PTCA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其手术成功率约为89%,手术死亡率约为1%,但术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7%,需行紧急冠脉旁路手术[1]。PTCA的最大缺点是术后一年内再狭窄率高达30%~40%[2,3],需恢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或再行PTCA或CABG。

著录项

  • 来源
    《江苏医药》 |2001年第3期|210-211|共2页
  • 作者

    刘志勇; 吴熹;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胸外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胸外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胸部外科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