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农业学报》 >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为江苏省夏玉米高产高效轻简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江玉877(江苏省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夏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在4种栽培模式[基础地力水平(CK)、农户栽培模式(FL)、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超高产栽培模式(SH)]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有显著影响.与FL模式相比,HH、SH模式3年平均千粒质量分别增加4.3%和0.8%,产量分别增加20.6%和23.6%,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5.6%和20.2%,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6.3%和28.1%,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分别增加6.6%和2.4%,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3.9%和31.9%,氮素转运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9.2%.不同模式下,HH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SH模式较FL模式氮素利用率增加.在江苏省夏玉米生产中,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肥料改普通复合肥基施+拔节期撒施氮肥为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种肥同播,可达到节省肥料、增产的目标,实现绿色优质高产高效轻简生产.

著录项

  •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2021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3.047;
  •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模式; 产量; 干物质; 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