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汉论坛》 >罪、美、情:《长恨歌》的批罪与审美

罪、美、情:《长恨歌》的批罪与审美

         

摘要

"色"与"德"的冲突是人类生活史上的永恒话题,也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古老而新鲜的叙事模式.<长恨歌>以错综的思绪、优美的笔调、宛转的音节,巧妙地平衡了这种冲突;又以"发乎礼"、"放乎情"的反传统的艺术观念,新颖地、淋漓酣畅地表现了故事结局的情感天地.它标志着白居易登上了第一个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他一生中诗歌艺术的最高峰.在120句诗的精神系统中,批判意识与审美意识共生于同一起点,共处于杨妃死前的不足三分之一的区间;最先削弱乃至消亡的是道德批判意识,其次是政治批判意识,最终独占全部剩余空间的是表现杨妃之美与李杨之情的审美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