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汉学》 >道教“三洞”思想的形成及目的

道教“三洞”思想的形成及目的

         

摘要

此文是小林正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办的第58次学术月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三洞'思想在中国道教中具有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地位,它贯穿于道教的包括神仙位格体系、道士位阶体系、经典分类标准等在内的一系列传统中,广泛流传于世。作为道教经典归类的基本原则,学界普遍认为'三洞'思想是统合诸道派的学说,但小林先生却认为'三洞'思想是刘宋时代天师道以'三天'思想为基础而倡导的一种基本教理,其目的是为了确立他们所信奉的上清位、《灵宝经》和《三日经》'三天'天书的特殊地位和价值;'三洞'思想的形成及稍后'四辅'思想的成立,事实上确立了天师道信仰的经典体系。小林正美(Kobayashi Masayoshi),1943年生,现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1983—1985年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专著有《六朝道教史研究》(创文社,199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六朝佛教思想研究》(创文社,1993年)、《中国的道教》(创文社,1998年;齐鲁书社,2010年)、《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知泉书馆,2003年),编著有《道教斋法仪礼的思想史研究》(知泉书馆,2006年),并发表有多篇关于佛教、道教的论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