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的研究

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的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常规结果中WBC、PLT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培养结果、初次血培养阳性及感染控制后hsCRP结果、WBC、PLT及相关参数变化,并分析不同菌属感染对患者PLT及相关参数的影响,同时收集150例同期无感染症状新生儿血常规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8例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均为阳性,hsCRP均高于正常值。病原菌分布分别为阳性球菌63例(49.2%),阴性杆菌60例(46.9%),真菌5例(3.9%)。败血症患者WBC有明显改变,感染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感染期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WBC减少的患者(20.0×109/L)25例(20.2%)。败血症患者PLT发生明显变化,感染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感染期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8),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有38例,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29.7%(38/128),阳性球菌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12.7%(8/63),阴性杆菌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41.7%(25/60),真菌感染患者5例,均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有显著性差异。血小板相关参数有明显改变,MPV感染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01);PCT感染期明显低于恢复期(P=0.000),PDW感染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00)。另外,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血小板计数(P=0.012)与PCT(P=0.011)有显著性差异,WBC、MPV与PDW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感染期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29.7%,相关参数PCT显著降低而MPV、PDW明显增高,这一变化在重症患者中尤为显著并且与病情的转归密切相关血小板及相关参数既可作为辅助诊断败血症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反映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