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采集量和存放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检人员65例,分别采集2.0、1.8、1.6mL,立即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同时将检测后的1.8 mL样本继续存放于室温(22~28℃),4℃、-20℃,于24 h后再次上机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随着采血量的下降,PT、APTT、FIB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和4℃存放24 h后PT、APTT、FIB检测结果出现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存放24 h后PT、APTT结果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检测结果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护理人员在采集凝血标本时要严格控制采血量(1.8 mL ±10%),同时凝血标本如不能立即检测,建议将样本离心后存放-4℃,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样本,更要避免反复冻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